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提升人才队伍的理论思维水平

www.jyb.cn 2016年08月22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成长。人才队伍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力、物力、财力等“硬件”方面的建设,二是学术、理论、思想等“软件”方面的建设。相比前者,后者对于人才队伍建设更具有战略意义,这是因为,学术、理论、思想是人才队伍发展的命脉和源头活水。高校要加强学术、理论、思想等“软件”方面的建设,重点是要提升人才队伍的理论思维水平,这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

  理论思维的特质及其意义

  理论思维不是指一般性的理论,它要求人们运用理论所特有的方式来进行思考和开展研究,对应着具有“理论性”或“理论判断力”的理论,代表着理论最精致、最彻底的形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思维为何会具有如此重要意义?从根本上,这是由理论思维的特质所决定的。

  归根结底,理论思维是一种研究方法。科学研究通常遵从两种研究方法,一是经验和实证的方法,二是辩证和批判的方法。理论思维从属于后者,它是一种不同于经验方法的辩证研究方法。经验方法能够帮助人们对同类和异类的材料加以整理,从而为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但其缺陷是只注重在一种平面认知的意义上对材料进行分类,而不注重在纵深层面上对材料加以统合。这决定了经验方法虽能让人们看到事物的现象,但却难以把握到事物的本质。相反,作为一种辩证研究方法,理论思维能够很好地弥补经验方法的固有缺陷,因为它不仅注重对研究材料进行统合,而且也善于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和矛盾运动规律。所以,与经验方法相比,理论思维更有助于我们拨开现象的迷障,达及事物的本质层面。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在此提到的能够说服人和掌握群众的理论,并非理论的统称,而是专指具有理论思维能力的理论,这种理论之所以能够说服人和掌握群众,就在于它能够抓住事物的根本,由此达到其彻底性。马克思正是在充分运用理论思维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实质,并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理论思维并不是人们在“事后”确立起来的东西,而是人们在“事前”建立起来的能力,它不仅具有认识和反思过去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指引和创造未来的功能,这说明它相对于实践并不总是具有滞后性,相反,它具有一种超前性。因此,理论思维不但能让我们穿越事物的现象而把握到事物的本质,并且能帮助我们确立未来实践的价值基点,从而引导我们进行实践创新。

  当前,部分学者对理论思维的上述特质及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有理论而无理论思维”的现象,即常常迷恋和陶醉于构建名目繁多、形态各异的理论学说,但却不重视运用理论思维开展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对现象进行描述,而应把握本质性的问题;不能满足于认识和解释过去,而应着力思考如何进行实践创新。高校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实质性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注重理论思维水平的提升。

  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前提,提升理论思维水平

  理论思维的上述特质表明,理论与实践并非彼此对立的两端,实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理论需要从实践中获得灵感与智慧,而实践常常需要在理论的深度参与下才可建立起来。两者的关系表明,学术理论不应是“闭门造车”、置身于时代之外的东西,而是时代重大现实问题的概括、提炼和表征。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有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由于没有把握理论与实践本应具有的融通关系,陷入了“学术考据有余、现实关怀不足”的困局并积重难返。在广大学者的学术生涯中,纯粹文本考据、义理勘察的研究方式固然能够提供详实丰富的经验性和事实性材料,但如果疏离了对现实和实践的关怀,这种研究注定难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价值基点上来予以立论,进而也难以从其所提供的经验性和事实性材料中,看到比材料本身更具本质性的东西。这种远离现实和实践的研究不仅无法承担起为时代发声和立言的使命,而且也无法使理论思维根本性地挺立起来。如果说这种研究是“有理论而无理论思维”现象的表现形式之一,那么只有以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而不是相互割裂为前提,才能实现理论思维水平的实质性提升。可以说,拥有实践关怀,不等于由此就具备了理论思维;但没有实践关怀,理论思维的确难以建立起来。

  以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前提提升理论思维水平,必须切中我们所处时代的最重大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并经历着由这种转型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面对着由社会变革所催生出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关系到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也并非某个领域或某个学科的“专利”,需要全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共同推进。唯有如此,理论思维才会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地确立起来,学术研究也才不至于因为缺少现实土壤的滋养而萎缩。

  通过提升理论思维水平,克服学术研究的盲从

  “有理论而无理论思维”现象不仅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和隔阂,同时也表现为研究范式与理论话语对西方学术的盲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建立起了自成一系的学科体系和学术框架,而且相关成果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在不少领域和学术方向上也存在一味向西方取经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不经反思地套用西方近几百年来形成的学术方法和理论范式来研究中国的问题。我们应当本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从西方学术成果中吸收可资借鉴的理论与思想资源,但决不应当由此走向对西方学术成果不加甄别的顶礼膜拜和尊崇。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西方几百年来形成的各种理论学说都是在西方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形成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如果从方法、范式、立场、旨趣及落脚点上看,它们可以恰当地描述和解释西方社会的各种问题,但在回应和回答中国社会问题上,则难免会产生“水土不服”现象和不良化学反应。比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问题在西方近代以来的政治哲学中得到了长期而全面的讨论,甚至可以说西方近代以来的政治哲学就是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但上述西方政治哲学理论几乎都是在西方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预设、前提、背景和问题导向都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截然不同,所以,无论西方政治哲学理论对我们有多大启发,也不能成为我们研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问题的基础和范本。

  对西方学术理论的盲从不仅容易将我们所应关注的研究对象遮蔽起来,而且也容易在思想话语上导向西方中心主义,并进一步带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因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思维水平,克服盲从,把握主体性,做到“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在开放、批判、创新等精神指引下,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

  【作者:李佃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届青年学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