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让李保国精神深植高校教师心田

www.jyb.cn 2016年09月22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同志的高度评价,生动再现了这位“农民教授”35年如一日,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的光辉形象,更凸显了一名共产党员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政治本色和优秀品格。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身处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一线的高校教师,应当自觉以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批示为指引,主动把李保国精神深植于心田中、传承在行动上,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把握四个关键,深刻领悟李保国精神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李保国同志是一位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在田间地头指导学生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朴素得“比农民还农民”的大学教授,是一位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的科技专家,是一位用闪光的生命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命题的优秀共产党员。可以说,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集中体现在真、实、勇、公这四个关键词上。

  李保国精神之“真”,就是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格。他时刻听从党的召唤,把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刚一参加工作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开展山区开发研究,呕心沥血,奔波忙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这种用真心真情为人民服务的追求,正是他牢记宗旨使命、坚守共产党员精神高地的真实写照。

  李保国精神之“实”,就是扎实苦干、锲而不舍的务实作风。这位“太行山上新愚公”把太行山生态治理与农民脱贫致富的艰巨任务当作毕生追求,把课堂设在果园里、把实验室安在山沟里,与农民摸爬滚打,用科技为荒山带来了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除了“穷根”。这些响当当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他以“钉钉子”精神扎根基层、干在实处、久久为功的信念,印证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一价值真谛。

  李保国精神之“勇”,就是刻苦钻研、奋发有为的拼搏劲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李保国同志先后承担数十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取得28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9部教材的编写工作。没有羊肠险径上的奋勇探索,没有乱石荒坡旁的奋勇担当,没有整地爆破中的奋勇挺身,就不可能有点石成金的科技力量和“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当代知识分子责任担当。

  李保国精神之“公”,就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一个心眼为百姓,这是李保国同志身上最鲜明的个人气质,也是最耀眼的道德光芒。他一心为公、全心为民,达到了“活着干,死了算,怕时间不够留遗憾”的忘我境界,为我们竖起了不朽的时代丰碑。

  强化三种意识,让李保国精神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批示,高度评价了他的卓越贡献、高尚精神和优秀品格,字字句句饱含深情、思想深刻、影响深远,为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学习好、宣传好、弘扬好李保国精神指明了方向。当前,高校教师应当自觉以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以先进典型为镜,强化三种意识,让李保国精神在奋发有为的实践中扎根生长。

  强化看齐意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向李保国同志学习,首先就要学习他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把个人命运融入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精神。现阶段,我们正处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既有一系列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尤其需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标杆,坚守信仰,坚定信念,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用扎实的行动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强化宗旨意识,自觉投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30多年来,李保国同志始终把“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紧密结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广大教师党员向他学习和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牢固树立人民立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回答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淡泊名利,专注奉献,把目光聚焦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上,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使教学和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大众,从而实现作为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

  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投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中。李保国同志始终牢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育人职责,他不管外出多远、时间多紧,总能及时赶回学校,从没有耽误过一节课。他是学生眼中严厉的恩师,又是慈爱的父亲,为学生留下了无尽的学术和人生财富。广大教师要牢牢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要求,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以言传身教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坚持三个融入,让更多李保国式的优秀教师不断涌现出来

  我们还应当看到,李保国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并不是孤立存在、偶然出现的,他是众多立足一线、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们的杰出代表,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道路的生动典型。高校要以学习李保国精神为契机,坚守正确导向,突出思想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实干的浓厚氛围,为更多李保国式优秀教师的涌现提供深厚土壤。

  将李保国精神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李保国同志优秀事迹,将其作为学党章、学系列讲话的鲜活案例和重要素材,使广大教师党员学有方向、做有楷模、赶有标杆,更加自觉地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学术环境和政治生态,鼓励广大教师党员心中常念群众呼声、基层需求、国情命题,立足岗位、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将李保国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中。深入挖掘李保国同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既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又勇于创新科技、扶贫富民的精神实质,引导广大教师强化职业操守,注重师德实践,以“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为价值追求,争做“四有”好老师。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基层,投身实践,支持边远地区教育发展改革,特别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和师德培养,让他们都能成长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合格筑梦人。

  将李保国精神融入深化改革实践中。学习和弘扬李保国同志的创新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落实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引导广大教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脚踏实地,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的能力。强化广大教师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让李保国精神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染力和实效性的重要抓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作者: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