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把李保国精神作为“传家宝”发扬光大

www.jyb.cn 2016年09月22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中指出,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发出了时代的号召,作为李保国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的发生地,河北农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分析李保国精神的形成背景,研究李保国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传承发扬李保国精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李保国精神产生的深厚土壤

  河北农业大学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道德传承,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形成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和“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融入到成千上万农大师生的血脉之中,良好校风薪火传承,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先后涌现出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河北农大优秀教师群体;被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的道德模范群体、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等先进典型。李保国老师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因为扎根基层业绩突出,成为学校培树的先进典型,他生前曾获得过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等几十项荣誉称号。李保国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典型,绝非偶然,学校具有典型成长的政治生态、学术氛围、文化基础。

  始终高度重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有良好的政治生态。多年来,学校党委历届领导班子,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重点抓好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思想理论武装、校级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从严选用和管理干部、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已经形成一整套党建规范和体系,很多做法深入师生心中,已经转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营造了和衷共济、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坚持22年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品牌栏目“焦点时刻”,被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批示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抓手’”;实施并不断深化中层以上干部联系学生班、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生班主任“领航工程”等制度,深入开展接力果树9301班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曾三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两次被授予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称号;两次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201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为李保国等典型成长提供了根本保障。

  始终坚持以“太行山道路”为代表的办学特色,有良好的学术氛围。1979年,学校以承担国家科委“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开始探索发挥高校人才、科技优势,帮助山区农民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1986年,“太行山区开发研究”通过国家鉴定,国务院专门发来贺电,国家科委发来贺信,在贺信中指出:你们的工作指出了一条送科技进山、振兴贫困山区的新路,就是“太行山道路”。从此,学校就把坚持“太行山道路”,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坚持下来,始终坚持面向“三农”、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三农”提供持续有效的科技支撑。近年来,学校以现代农业产业为主线,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主动整合、吸纳各种优势创新资源,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农业产业,构建了30个跨学科、跨专业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加强农科教、产学研合作,与全省各地市、县签订合作协议600余项,建成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170个;每年以100多项科技成果为载体,推广应用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技术1000多项,培植了邢台岗底苹果、临城绿岭核桃、易县柴厂苗木、坝上错季蔬菜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年创效益上百亿元。长期以来,学校这种主动将教学科研与社会生产需求相结合的学术氛围,对李保国“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科研理念产生深刻影响。学校现有的18名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家,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在“太行山道路”上成长起来的。

  始终注重以“太行山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传承,有丰厚的文化基础。1996年,中宣部、国家教委、农业部、河北省委在北京联合召开河北农业大学教师群体先进事迹座谈会,在这个会上,中宣部把学校师生在“太行山道路”实践中“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来”的精神,概括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太行山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代代河北农大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学校始终把“太行山精神”作为兴校育人的宝贵财富,以“太行山道路”为主题,建设了“两馆一廊一园”,即东西校区“太行山道路”暨校史展览馆、“太行山道路”碑廊、“太行山道路”文化园等系列文化设施,作为传承“太行山精神”的教育基地,成为学校构建特色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载体,被列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新教师入职、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就是参观“太行山道路”展览馆、碑廊、文化园。2014年学校还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创新研究中心,整合全校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弘扬“太行山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营造了广大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校园氛围。正是在这种勇于担当、崇德尚善,甘于奉献的文化环境,影响造就了李保国的意志品格。

  李保国精神的基本内涵

  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师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也是新时期坚持、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的杰出代表。他30多年矢志于山区综合开发治理,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总书记重要批示中概括的“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高尚精神,是李保国精神的核心内涵。

  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长期以太行山区为家,把服务农民、农业和企业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做,他有强烈的大局观念,时刻听从党的召唤,1981年,刚刚大学毕业留校的李保国,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1996年,河北中南部发生特大洪水后,他又率先报名参加省科技救灾组;2015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作为知名的山区治理专家,他积极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他把群众的事、老百姓的事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尽管身患重度糖尿病和疲劳性冠心病已有多年,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病人看待,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始终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农户、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山区百姓富起来,帮扶“富岗”“绿岭”等公司发展起来,但他从不拿老百姓一分钱,不占公司一分钱的股份。他用自己的行动,担当起一名共产党员为山区脱贫致富应尽的责任,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高贵品质。

  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李保国有着坚定的为农情怀,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做科研,始终坚持“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主动把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寻找破题之道,探索出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山区发展之路,把自己最好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太行山上,镌刻在山区人民群众的心中,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教授”“科技财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知识分子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家国情怀,为当代知识分子做出了表率。

  李保国是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的成功不靠运气、不是偶然,而在于“安专迷”,安心做事,专心致志,痴迷于科技扶贫事业,把太行山生态治理与农民脱贫致富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更在于不畏困难,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苦干、大干。他35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他每年200多天行走在八百里太行山区,在太行山区示范推广了36项实用技术,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080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累计培训农民9万余人次,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一个个数字的背后体现的是他不怕苦、不畏难、不松懈的干劲、拼劲、韧劲。他用生命谱写了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中最光辉的篇章,是当之无愧的“太行新愚公”。

  李保国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科技强国、实施创新驱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李保国那样的共产党人、知识分子、脱贫攻坚的榜样。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单位,学习李保国有着先天的优势和资源,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在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中走在前列、当好表率,切实把李保国精神作为“传家宝”永远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学习李保国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做合格共产党员。把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作为学校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在全校深入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以李保国同志为镜子,对标李保国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差距、明目标、定措施,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争做李保国式的合格党员活动,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

  学习李保国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高尚师德,做教书育人的好老师。李保国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典范。向李保国学习,就要牢记教书育人使命,学习他愿育学子成栋梁的教师情怀,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标准,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动员全校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实的育人本领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李保国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李保国的成长道路再次印证:知识分子只有扎根基层、与人民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才能在服务基层、服务人民中完成自己最好的课题。向李保国学习,就是要继续弘扬“太行山精神”,循着李保国的足迹,发挥学校特色和优势,到基层去,到农民中去,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担负起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和责任,担当起绿山富民的重任,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带动和帮助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伟大事业中,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

  学习李保国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新愚公精神,立足岗位作贡献。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面对贫瘠荒凉的太行山区,李保国以滚石上山的勇气和毅力,培育了前南峪、岗底、葫芦峪等山区开发先进典型,带动形成了10万亩苹果生产基地、百里核桃产业带、万亩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直到去世前,他还在谋划运作打造太行山区的农业航母。向李保国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命精神和“干事成事是我最大的享受”的实干担当作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调整工作状态、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以“严”的精神、“实”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工作,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传承发扬李保国精神,推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高等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攻坚时期。学校既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双一流”建设等多重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内涵建设提速等诸多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践行李保国精神,坚持不移地推进“双一流”和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凝练新时期农大精神。学校党委将继续发扬重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就是渎职”的理念,心无旁骛抓党建工作,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把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校政治生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太行山精神”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以纪念“太行山道路”命名30周年为契机,系统总结学校的发展道路、办学规律,凝练学校特有的大学精神和文化,抓学风树校风,不断浓郁校园文化氛围,构筑起师生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汇聚起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向李保国同志看齐,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整合优势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农学类学科优势特色,争创国内一流;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深入基层,在生产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寻找发展方向,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主动面向“三农”,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实践教学综合改革,培养懂专业、擅经营、会管理,具有服务国家与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认真研究总结李保国同志在发挥科技力量、服务山区发展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围绕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整合研发与推广队伍,使学校的科技工作更加符合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需求。目前,学校投入5000多万元,围绕区域农业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了蔬菜、棉花、果树、肉羊、奶牛等13个协同创新中心,装配了一流设备,汇聚了一流人才,坚持“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进一步发挥我校在学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谋划一批现代农业重大需求项目,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和服务“三农”能力。

  四是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发挥学校在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等方面的优势,把张承地区、太行山区、黑龙港流域地区作为工作重点,以科教强素质,以产业调结构,走智力扶贫之路,走资源富农之路,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植地方特色产业,树立致富示范典型,加大脱贫攻坚帮扶力度。结合实际,制定出台系列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好精准扶贫等工作的政策、措施,比如设立推广教授、扩大专职队伍,建立科教扶贫长效机制。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学校组建了26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分队、122小队,对接贫困村105个,确定帮扶项目88个,结合暑期社会实践、科研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作者:河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