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站在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角度重新审视高校美育

www.jyb.cn 2017年04月01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美育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独特和重要的功能价值,良好健康的高校美育的开展对于培养高远情怀、高尚情操的优秀人才,激发科学研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育健康而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站在适应人类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国家发展需求、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高度,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人文化与专业化结合、普泛化与特色化结合的理念,推进高校美育的发展,营造优良的高校美育环境,以此,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校园文化塑造的全面提升,提供更好的氛围和环境。

  高校美育的呈现方式

  借助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高地和学术研究高地的特殊地位,美育使高校能够领风气之先,其审美趣味、学术风气、文化建设,不仅对于高校本身,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审美情味的提升、社会优良风气的建构,以及良好精神文化家园的建设都具有潜在的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具体而言,高校美育的呈现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美育教学。从狭义上来讲,高校美育教学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专业艺术教育和通识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是基于艺术类专业本身而展开的,主要通过各个专业艺术的历史、理论、创作、鉴赏来展开美育教学。近几年,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扩张,通识类艺术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过去简单以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为主的鉴赏,逐渐拓展到了艺术设计、影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的全方位介入。从广义上来讲,美育教学不仅仅体现在专业艺术教育与通识艺术教育上,也不应该局限于艺术教育。所有“美”的事物都应该成为美育教学的素材与资源,正如蔡元培所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动物的毛羽与声音,在科学上作为保护生命的作用,或雌雄淘汰的结果,在美术、文学上都为美观的材料。地理学上云霞风雪的变态,山岳河海的名胜,文学家美学家的遗迹;历史上文学美术的进化,文学家美术家的轶事,也都是美育的资料。”在这一层意义上,美育教学还有更多拓展的空间。

  二是美育学术研究。狭义上的中国现代美育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西方的文学艺术与社会科学也相继大量被译介过来,其中也包括美育的理论。20世纪初,王国维最早在中国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其后,蔡元培先生发出“美育代宗教”的倡议。此后,一批学者大家在美育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一方面美育被纳入到具体的实践当中,中国学者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研究;另一方面,随着我们自身美育教学的拓展与东西方美育学术交流的增多,美育学术研究也日益成熟,特别是随着教育学、艺术学与美学等相关学科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发展,中国美育学术研究从最初的概念辨析逐步上升的认识论、实践论的层面。从总的发展趋势上看,中国美育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绩,尤其是受当代西方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阐释学哲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审美主体性、美育的本质和功能等理论命题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研究使得美育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道路上更前进了一大步。广义上来讲,美育学术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美学意义和教育学意义上的美育研究,一切能够与美相关,能够产生美的体验与感受的学术过程,都可以纳入到美育的学术研究范畴当中。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学科最高的研究境界都应该体现出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维度的美育精神,从某种意义来讲,一切科学探索、学术创新都是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也是美育精神的一种展现。同样,这种美育精神应该渗透到所有的科学研究过程当中,这样的美育的研究成果才能够更好地指导美育的实践,以及在广义的意义上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三是美育活动。狭义的美育活动更多指向艺术的、专业的,直接体现美的创造的专业艺术实践活动,如歌咏、舞蹈、朗诵、戏剧表演、影像创作等。广义的美育活动指的是所有可以带来美感,培育和提升师生美学素养的活动,除专业艺术实践还可以包括各类艺术观摩、文艺展映、汇演等活动,甚至学校发展历史、校园景观建设、文体竞技等能够带来文化上、精神上美的感受的校园文化与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美育的重要呈现形式,在校学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去感受美、体验美和欣赏美;同时,他们还可以借助校园文化活动这一平台去展示美、体现美、创造美,校园文化活动在高校美育开展过程中具有其它美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

  高校美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校美育日益普及和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升,高校美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高校美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显而易见的,同样值得关注。

  当前高校美育的开展,存在着重技能知识传播,轻人格品格培育的问题。从专业艺术教育来看,不论是传统艺术教育还是传媒艺术教育,由于专业艺术技能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专业艺术教育比较容易关注技能本身的训练和培养。过多关注技能本身的训练,或许对于艺术专业本身技能的提升大有裨益,但无论是对于艺术的情怀与境界的提升,乃至对于未来艺术家情怀与境界的提升,以及对人格和品格的提升都是不够的。从通识专业教育角度来看,通识美育类课程开设越来越多,在高校已经变得相当普及而且类型也日益丰富,涉及艺术的方方面面,但总体上,我们的通识类美育课程更多偏向于一般艺术知识的传达和传授,或者较为通俗的艺术作品欣赏。而能够与正在成长的学生,特别是能够与他们人格成长,与他们特定的情感心理需求紧密呼应和结合的通识类美育课程开设不足,存在缺失。我们或许让学生接受了美育的一般知识与欣赏,但对于艺术的尝试把握,和能对与自己的成长深度结合起来的教育是少有和稀缺的。当今有许多艺术品的创作呈现低俗化,既有生产创作的原因、市场产业引导的原因,也有观众、受众、消费者格调不高的欣赏心理的原因,而其中,高校美育应肩负责任,我们应为社会培育较高审美鉴赏能力的观众、受众和艺术消费者,并培育出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有较高人格和品格的年轻一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校美育任重道远。

  当前高校美育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长期缺位。过度功利化的科学研究状况从一定角度反映出美育或者美的精神价值在科学研究领域当中的缺席、缺位和缺失的情形。此外,就中国美育学术研究本身来讲,中国当代美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抛弃了以人本主义为内涵的思想,占据主流位置的认识论、实践论等热衷于解决“美”的本质的客观性问题,而“人”的问题被所谓的“客观性”或者“社会性”问题所淹没。缺少了美育精神的指引,科学研究难免陷于一种“功利化”与“庸俗工具化”陷阱。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中存在人文精神的缺失的状况,导致美育的开展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低俗化、庸俗化问题。一方面,我们看到校园文化的内容与样式越来越丰富多彩,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受制于市场化、产业化的社会氛围的影响,校园文化也呈现出商业化乃至低俗化的趋向。一些倡导主流价值,传承传统文化,体现高雅品味的美育活动常常遭受冷遇,而一些档次不高,品味低俗的时尚、流行人物或者现象,却常常呈现出令人不解的火暴场景。我们并不排斥时尚与流行,但大量的、过度商业化乃至低俗化的取向,常常伴随在某些时尚流行的人物和景观当中,这些对于健康向上的正能量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带来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营造良好高校美育环境

  对于高校美育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如何予以解决与克服,换言之,如何营造更加良好、健康的高校美育环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营造良好健康的高校美育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站在适应人类社会发展、推动国家建设发展、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高校美育。在理念层面,应该秉持以下几个结合:

  一是要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传统的高校美育观也受到了新环境的影响,美育在全球化面前需要再融合。具体来讲,应当在全球化语境下充分地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艺术文化资源,为中国高校美育注入更加多样化的文化滋养。同时必须坚持本土化的鲜明立场,也就是要以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为本,充分吸纳本土文化艺术资源,将全球化与本土化进行有机结合,为高校美育注入既具有本土文化气质,又有开阔国际视野的文化艺术语境。一方面要注意当代西方美育理论的引进与学习,近年来,我国高校美育理论研究成效不明显,一般性的研究成果多,标志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少见,因此再次借鉴西方当代哲学美育理论也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方式。另一方面要注重西方美育实践的本土化转化,因为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差异,中西方高校美育也差异较多,虽然西方美育实践方式上有许多先进之处,但不是所有的美育方式都适合中国高校,中国高校有着独特的文化与内核,只有那种能够契合中国精神的美育实践才能顺利实现本土化的过程。

  二是坚持人文化与专业化结合。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缺少了人文精神的支撑,高校美育的精髓就不复存在。完整的高校美育应该是人文化与专业化的高度融合,在专业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融入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既关注现实人生又关注未来人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文关怀是由外向内关注人,即由外向的人文之道关注内在的灵魂结构,而美育的方式则是反向的,是由内向外关注人,即由人的内在心灵结构的和谐自由到人的价值的外向发挥,从而构筑审美的人格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具体来讲,就是应该坚持以人文化的情感思想,特别是正在成长的青年学生自身特定的生理心理需求作为关切点,以适应青年学生的特定年龄段的情感思想需求为基础,以培育他们健全和高尚的人格与品格为目标,结合专业化的艺术创作生产、艺术作品的鉴赏以及艺术性活动的参与,将人格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特别是要注重将更能体现人性价值的载体作为美育的重要方式,以情怀动人,以情感育人,将美的人文价值展示出来,为提升学生的人格与美学素养打下扎实的根基。

  三是坚持普泛化与特色化的结合。普泛化意味着遵循美育的一般规律,特色化意味着要形成高校的独特资源,形成特殊个性与气质。普泛化是高校美育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价值的共性诉求,要求高校美育要认真研究美育的一般规律并要遵循这些规律,比如,在美育过程中要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主要是前面所讲的人文性与专业性的结合;要坚持美育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美育的内容须富有生活气息,讲究一定的通俗化,并渗透到校园生活中;要坚持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在感受美和享受美的过程中,焕发高尚的情感,使学生通过逻辑思维来分析作品,加深他们对生活的认识;还要坚持艺术内容与表现方法的统一,既要使学生钻研艺术内容,加深理解,又要使他们了解艺术的表现方法,掌握表现的技能、技巧。特色化则要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与学科设置特色,借助民族风俗、区域文化以及艺术品种、艺术文化积淀等特定的优势资源,形成的特色美育内容与样态。由此,普泛化与特色化的有机结合,将形成特定的高校美育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蔡元培.美育实施的方法,中国近代美育论文选[C].上海:上海出版社,1999.

  [2]杜卫.论中国美育研究的当代问题[J].文艺研究,2004(11).

  [3]周国平.人文精神与教育[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3).

  [4]杨鲁宁.论人文关怀与大学生美育[J].东岳论丛,1998(7).

  [本文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战略与策略研究(14AZD05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邓文卿,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