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大力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www.jyb.cn 2016年09月22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调研考察,强调要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激发和传承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传统、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对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以红色传统为底蕴,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

  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是共产党人的底色和标识。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奋斗的进程中创造了宝贵的红色传统。比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反对主观主义的传统,密切联系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而反对官僚主义的传统,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传统,等等。这些红色传统,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红色资源,成为其精髓和灵魂,而且已经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之中,成为我们继续前进最重要的精神渊源和最深厚的历史底蕴。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新的实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们始终能强烈感受到讲话所展现的红色底蕴,深切领悟到我们党优良革命传统的核心要义。一是不忘初心。“老祖宗不能丢,大道理经常讲”。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坚持“老祖宗”的精神和理想,坚持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质,同时又与时俱进,适应了新的时代要求,既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二是不忘历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坚持从历史的高度,用历史的方法,解析历史的经纬,得出历史的结论。总书记把党和国家的事业置于“中国梦”的宏伟愿景中,联系5000年中华文明史,联系500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联系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奋斗史,联系中国共产党95年革命、建设、改革史,高度评价党的“三大历史贡献”,实现的“三次历史飞跃”,得出的“三点历史启示”,为全党同志在回顾历史、面向未来中不断开拓进取指明了方向。三是不忘传统。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突出理想信念这个灵魂,始终关注补钙壮骨,固本培元,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包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鲜明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群众路线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学系列重要讲话,贯彻落实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定要从我们党一以贯之的红色传统出发,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要把握讲话所体现的传承性。讲话既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也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血脉。我们党一路走来,形成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在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生发出新的光辉。

  二是要把握讲话所体现的创新性。讲话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实际;既坚持老祖宗,又讲了许多老祖宗没讲过的新话。比如,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比如,提出了政治规矩的概念,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于党的建设,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新发展。

  三是要把握讲话所体现的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总书记反复强调,知行合一、贵在行动,要尊重实践、不断实践、坚持实践,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并身体力行、示范带动,为全党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做出表率。

  二、以红色文化为滋养,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壮大于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红色文化的精髓。

  这些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光荣历史的见证,渗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向往、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时代精神的创造,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进方向,延续了中华民族最纯正的精神血脉,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之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当前,在广大师生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思想营养,让红色文化浸润思想、渗透骨髓,形成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成为价值观的DNA。为此,要着力把握好四个“全”:

  一是课堂全融入。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中,在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在辅导读物使用中,贯通融入革命理论、革命道路、革命精神、革命历史等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切实推进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文化涵养。

  二是阵地全覆盖。要依托校园文化阵地,利用网络传播平台,推动各地各高校动员引导广大师生编排展演一批以革命先驱为原型的舞台剧,创作推广一批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歌舞音乐,制作传播一批以感悟红色文化为内涵的网络作品,不断丰富和充实红色文化作品资源库,提升广大师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察和精神共鸣。

  三是资源全开发。我们党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内容生动、感染力强,在价值观教育方面有很强的说服力。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易于开发利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是核心价值观建设宝贵的文化基础、文化素材和文化宝库。挖掘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内涵,大力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对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井冈山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是我们共产党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是革命精神的历史见证,都是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

  四是成果全共享。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共有的精神基因,即使僻处一隅,却也辐射全国。围绕成果交流与资源共享,我们要定期征集遴选、推广展示一批各地各高校利用红色文化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秀成果;定期举办学术研讨活动和工作推进会议,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教育经验的共享。近年来,教育部着眼成果共享和工作协同,已先后在井冈山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等11所高校建立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在复旦大学、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八所高校成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为统筹各地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三、以红色基因为根脉,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内核和信仰根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对于共产党人的人生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理想远大,志存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在革命时期,红色基因是“鲜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基因是“汗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红色基因是“坚守、忠诚、担当、干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四个铁一般”的党员干部队伍。高等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承担着团结引导知识分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面临的形势很复杂,承担的任务很繁重,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所以,传承红色基因,唤醒党性意识,加强党的建设,成为我们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征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强化理论武装,在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上下功夫。当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革命先驱,正是基于对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才在井冈山开创了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推动中国革命由小块红色根据地这个星星之火,发展成为“夺取全国政权”的燎原之势,进而坚定了井冈山军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理想信念。今天,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我们更加需要坚持“补钙强体”,把师生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前不久,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认真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一书的工作通知,要把组织学习研读这套书籍作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举措,教育引导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学习党史党情、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要落实主体责任,在全面从严治党上下功夫。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全面”,核心在“从严”,要害在“治党”,根本在“责任”。近年来,高校党的建设持续得到加强和改进,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在加强党的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上有不健全的问题、在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上有不到位的问题、在党的工作方式方法上有不系统的问题。从“全面”上找差距,我们在民办高校党的建设、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从“从严”上找差距,我们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廉洁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选人用人上还存在一些风险点,比如高校重点人教育引导、抵御防范渗透、教材课堂管理等。这些问题,说到底是还没有把党的建设同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更多地把党的工作埋在业务职能里,存在抓业务和抓党建“两张皮”的情况。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着力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下功夫,在抓好党建久久为功上下功夫,把工作进一步聚焦到强化党性观念、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上来。

  三是要树立创新思维,在创新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尤其要聚焦“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制度”,就是要创新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体系。中央正在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举措,对进一步明确高校党的隶属关系、党的领导体制,院系党委的领导地位等作出部署安排。各地和高校要根据这一总体安排,超前谋划,抓好落实。第二个关键词是“路径”,就是要以路径创新为引领,直面矛盾,破解难题。比如,今年我们将会同中央文明办,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制定评价细则,整体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基层党建、网络建设管理、平安校园建设等相关工作。第三个关键词是“统筹”,就是要创新保障模式。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统筹推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最近,教育部党组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了“四个合格”的要求,强调要把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努力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合格;把学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深下去,努力做到贯彻落实中央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合格;把党员干部师生精气神提上来,努力做到共产党员的行为和作风合格;把从实问效督到位,努力做到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合格。除了要落实“四个合格”的要求,我们还要坚持“四个合”,就是要坚持“两学要融合”,达到“始终不忘初心”的价值取向;坚持“学做要结合”,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坚持“典型要契合”,通过典型引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见贤思齐、创先争优;坚持“整改要综合”,通过综合整改来解决问题,推进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党内经常性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达到新水平。我们要把这些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扎实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弘扬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力弘扬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文化,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奋力推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是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同志在2016年8月19日“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刊发时略有删节。】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