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创新中国”课程:“同向同行”的平台设计和教师组织

www.jyb.cn 2017年03月0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特别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向同行”的要求不但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

  “同向同行”的现实需要和理论依据

  就目前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同向同行”的目标达成离不开对两类不同学科的把握和对不同学科教师的引导。在现代学科分野中,存在着知识性学科和规范性学科的区别。前者着眼“实然”,追求“真实”,强调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后者着眼“应然”,追求“价值”,强调体现人类需要的“逻辑”。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绝大多数属于“知识性学科”范畴,自然科学不用说了,就是研究人类的学科中除了研究作为生物体的那部分学科,如生理、体质、心理等更接近自然科学的之外,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研究人类宏观或集体行为的学科,也有自觉向自然科学靠拢的倾向,所谓“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相区别的说法,就反映了这一点。在这一学科分野的视野中,思政课程包括其组成学科如哲学、德育等,属于严格的“规范性学科”,所谓“教书育人”不是不讲授自然或社会知识,而是更强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做人的道理”。

  知识性学科和规范性学科的分野在学科研究中是必要也是有益的,但在实践中,要精确区别两者,视之为互不相干甚至彼此对立的,则是既无必要,也不合理。因为人类的价值规范必定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贵为人类自由意志的表达,理应得到尊重乃至推崇,但超越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边界,“唯意志论”只会带来破坏性乃至毁灭性后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市场经济的原理,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证明了马克思关于“人类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规律性认识的正确。反过来,只要有人的参与,自然科学更不用说涉人学科必定受到制度和文化的影响,在应用型领域,还必须服从社会的特定需要。知识性学科和规范性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特性,提供了“同向同行”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然而,在国内高校里一定程度上又存在明显的知识性学科和规范性学科间的壁垒。在大力发展经济、强调科技创新的当下,对工具性或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造成应用性学科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学科得到更多的重视,因为“发展就是硬道理”,不能当下带来效益的规范性学科明显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暧昧状态,加强思政课程及其教学效果的要求,由此而来。所以,“同向同行”的提出不仅具有指引高等教育学科教学未来方向的意义,还有对目前学科教育存在不足的警示意味。

  基于当下国情,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采用大量增开狭义的思政课程的做法,这里不仅涉及学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涉及学生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养成,还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效果和效率:如果不能创新方法、改进效果、提高效率,单靠增加课时仍然难以奏效。更何况,放弃众多的知识性学科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空间,也是教学资源的浪费。加大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的力度,突破现有的知识性学科和规范性学科各自开展、不相往来的格局,实现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的“同向同行”因此成为必要。

  “同向同行”的课程设置

  “同向同行”首先必须解决课程设计和教师组织问题,而且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师使不出劲;而课程设置再好,没有相应的师资配备,也无济于事。

  按照现代社会分工,不同学科的教师“术有专攻”,受到学科视野的严格制约,这一点在中国科学家或工程师那里特别明显。西方有许多大科学家同时是艺术爱好者、哲学家甚至宗教思想家,而在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活动领域相对狭窄。这虽然有助于他们集中精力攻克技术创新难关,但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思考和表达的拓展。所以,简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纳入知识性学科,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合理方法是搭建跨学科的公共平台,建立同时包容规范性学科和知识性学科的课程,形成两类不同教师的联盟,争取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

  2014年冬季学期,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顾骏教授、思政教育专业顾晓英研究员和历史系忻平教授共同发起,运用上海大学2007年首创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项链模式”(即以思政教育为主线,由专职教师与不同学科的兼职教师联袂授课的教学模式),富有创意地开设了跨学科通识课“大国方略”。课程以“从世界走进中国到中国走进世界”的历史性转变为主题,针对这一过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设置十个专题,包括“中国是一个大国吗?”“中国梦,谁的梦?”“中国道路能引领世界吗?”“高铁出国通向何方?”等,吸引思政、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名教授,在同一个课程平台上,运用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理论框架,向本科生展示国家发展的重大进展,揭示大学生可以由此获得的多方面机会,引导他们在两者的交汇点上,定位个人成长。“大国方略”深受大学生欢迎,至今已连续开设七个学期,180个选课名额每学期都被一抢而空,教室里旁听的学生席地而坐,成为一景。

  在初次尝试取得巨大成功基础上,课程团队于2015年开设了跨度更大、涉及专业更多,从而难度也更大的通识课——“创新中国”,彻底打通文理、社会、艺术、经管、法学等传统学科的界线,把上海大学最强势的学科和专业,引入课程平台,大数据、信息安全、发动机、材料基因、心脏修补、超导材料、无人艇、公共艺术、影视制作、建筑、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社会交往网络等知识性学科的内容,通过五个层面的问题,即“世界在等待着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上海承担了什么?上海大学在干什么?大学生应该学什么?”,把思想教育的目标要求与不同学科的创新发明紧密结合在一起,让“90后”大学生在技术创新这一很容易陷入“工具导向”的主题上,感受到国家发展同个人发展的相互促进、彼此依赖,为整体上实现了不同学科与思想教育的“同向同行”奠定基础。

  “创新中国”学科跨度这么大,而且对选课学生不设门槛,没有专业、年级和先修课程的限制,为的是给不同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提供最大的空间和余地。“创新中国”没有把专业内容简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要求科学家或工程师脱离本身专业发表“高大上”言论,因为单纯说教无论在思政教师还是科学家那里,都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科研工作者只需要聚焦自己某项研究成果,在展示专业价值时,重点揭示其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养成他们愿意为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作出贡献的意向、决心和行动,“同向同行”就在其中。四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越是专业上有成就的专家教授,其为国奉献的情怀就越强烈,其现身说法就越能获得大学生认同,其专业知识的讲授也越能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同向同行”的教师组织

  平心而论,通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形式,让不同学科教师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平台,这并不难,毕竟教书育人是绝大多数教师的共同心愿。但要保持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课程的持续性,实现课程开发的系列化,则还需要突破现行教学体制的瓶颈。上海大学在2014年开设“大国方略”,参与教师10余位; 2015年开设“创新中国”,参与教师30余位,至今都未曾中断;2016年又新开设“创业人生”,把教师资源进一步拓展到社会,10多位成功创业者走进课堂,对大学生现身说法,面授创业机宜。如何让知名教授在本身教学科研繁忙的情况下,保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堪称高难度技术活。

  作为通识课,“创新中国”有3个学分,除了课程主持教师工作量较大之外,其他教授通常只有1课时教学时间。授课时间不多,但备课要求更高,实际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并不少。但一则无法计算工作量;二则学校也不可能为一门课,破例给30多位教授发放课酬;三则同专家在服务社会中获得的经济收入相比,学校即便尽其所能,给出的报酬也微不足道。无法用物质利益来调动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是“创新中国”等课程面临的“刚性约束”。

  “穷则思变”,没钱是难处,但也有好处,“创新中国”课程志愿者团队应运而生。

  “创新中国”课程共由十讲组成,每讲一个主题,都同创新有关,分别由两位来自不同学科或专业的教授主讲,整个课程由课程策划人顾骏和顾晓英担任主持,沟通师生,引导互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于专业知识的讲解。由于知名教授科研教学和服务社会十分繁忙,有时需要调整主讲教师,所以四个学期下来,实际进入团队授课的教授达到了30多位。

  作为高端教学平台,“创新中国”对教师的要求颇高,必须满足四项基本条件,才能担任课程主讲。一是必须来自市教委认定的“高峰高原学科”和强势专业,这样才能让学生清楚了解国家相关领域前沿发展,激发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创新意识。所以,“创新中国”课程团队中有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973”首席专家、上海大学党委书记罗宏杰,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研究所所长郭毅可,还有多位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千人计划”专家等顶级教授。二是必须具备较高的授课水平,能够立足学科又不囿于学科,在有限时间内,面对非专业学生,把专业内容讲活讲好。三是必须对教书育人有高度责任感,愿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在讲课中,同大学生分享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四是能不计较教学工作量,不要求经济报酬,能挤出时间,以义务的形式完成额外的教学任务,所以,“创新中国”课程团队的教授是名副其实的“思政志愿者”。

  有了优秀的师资,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才能成为现实。自2015年冬季学期起,“创新中国”连续稳定开课四个学期,共计有700余位大学生选修,另有100多位大学生和上海大学附中学生旁听。根据课堂教学录制的“慕课”在2016年秋季第一次上线就获得全国201所大学订购,约11万名大学生选修。依托“创新中国”课程,“同向同行”已经走出校园、走向全国。

  “同向同行”的平台“粘性”

  在大学普遍存在教授不重视教学、大牌教授难以协调的情况下,上海大学“创新中国”课程却以“思政志愿者”的定位,组织起强大的教学团队,并保持人员不减、队伍不散,其中核心机制是核心成员精心为教学和教授服务。

  课程策划人知道,每一位教师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得天下英才以教之”,只要把课堂设计好了,氛围营造好了,学生调教好了,教学可以成为一个令教与学双方都非常愉快的过程。为此,“创新中国”课程从一开始就被精确定位于“为好学生找到好教师,为好教师找到好学生”。现在好教师有了,怎么找到好学生,就成为关键的关键。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课堂上“低头族”越来越多,教师讲课,充耳不闻,点名提问,直接上网搜索现成答案,不要说思政课难上,就是关系学生未来就业的专业课,同样可以让教师味同嚼蜡。要用教学乐趣来吸引住知名教授,必须改进教学方式、营造全新的课堂氛围,而这一切都必须从激发学生,变低头为抬头、为被动为主动开始。

  “创新中国”每一讲都从设问开始,包括“创新何以成为大国重中之重?”“有了BAT,中国就是互联网强国吗?”“人类能够创新自己吗?”“如何防范创新中的风险?”直到最后一讲,“‘创新中国’中90后大学生机遇何在?”学生看到题目自然进入思考,以求获得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

  “创新中国”课堂气氛极为活跃,担任主持的教师充分发挥表演才能,用诙谐幽默的风格,确保大学生从讲课开始到结束,始终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保持精神专注、思想活跃和互动积极。

  “创新中国”每讲三节课,在鼓励学生随时提问的同时,还把第三节课专门用作师生、生生的互动,课堂上师生间平等对话,不但要求理解知识,更重视思想方法的正确和语言表达的到位。

  “创新中国”涉及学科众多,非专业学生难免遭遇知识准备不足所带来的困惑,主持教师除了提醒学生要关注创新甚于专业知识之外,一方面会随时从教师讲授的内容中,发现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部分,为主讲教师创造进一步解说的机会;另一方面则会从学生所提问题中,找出思维上存在的问题,以增强他们的领悟和表达能力,让专业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善于提问的学生,让初次来到“创新中国”的教授们大感意外,深为课程所吸引。有一位澳大利亚教授在上海大学参加心脏研究学术会议期间,做客“创新中国”,讲完之后,大学生踊跃提问,师生对话全用英语,外国教授连说难以想象中国大学生如此“有想法”。

  教授的感觉好了,大学生是最大的受益人:师生良性互动从课堂延伸到了实验室,大学生受邀来到科研现场,感受教授创新的真实氛围,有的学生就此选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学术导师;教授不但在课堂上答疑解惑,还贡献出自己的社会关系,让大学生前往企业和科研单位参观考察;教授不但作为组成人员参加“创新中国”,还主动提出担任新开设课程的领衔人,2016年冬季新推出的通识课“创业人生”,领衔教师就是参与“创新中国”课程的一位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所有这些课堂内外的资源,都是身为思政志愿者的教授们作出的不同形态的自愿奉献,上海大学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因此而生机盎然、势头强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给高校和教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书育人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高校教师恪尽职守、奋发有为。上海大学发挥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顾晓英工作室”的学科优势,借助课程平台,通过思政志愿者,在“同向同行”上取得了初步成就。“创新中国”团队有信心也有决心,继续探索,不断创新,为培养堪当大任的新型人才作出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