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中医药学科建设应当遵循自身规律

www.jyb.cn 2017年03月31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当前,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等国家经济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广大民众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文化的认可和热爱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必然要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必须适应这些新情况的发展。学科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更应当主动适应并引领这些新形势的变化,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使中医药学科建设工作遵循自身规律。就中医药学科建设规律的内涵而言,一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规律,二是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规律,三是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规律。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该法明确规定: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中医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学术水平评价标准等,应当体现中医药学科特色,符合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在中医药科学研究方面,该法明确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同时,国家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推动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长期以来,中医药学科建设与发展存在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的情形。《中医药法》的出台恰逢其时、众望所归,不仅建立了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也为中医药学科的建设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引导和规范中医药健康、自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化自信是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思想基础

  《中医药法》指出,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在数千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理念和方法体系,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生动鲜活的样本和杰出典型的代表,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中医药学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具有物质和非物质的双重特征,具有治身和治心的双重功能,中医药学所具备的这些特色和优势,决定了其经世致用的科学精神和文化传统,使得中医药学科可以作为未来医学科学、生命科学发展的新的起点和原点,进而可以在当代经济社会建设中实现其价值和意义。

  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本身所具有的资源富矿的属性实际上就已经为中医药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开展的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中,中医药首次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不仅充分印证了我国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正在提升,也有力说明了中医药知识的社会合法性基础正在夯实。

  临床医学学科的著名学者,北京大学胡大一教授针对有关临床指南和共识的制定与解读也指出,一要坚持公益,旗帜鲜明抵制商业利益干扰;二要反对教条主义,不盲目崇拜照搬外国版本,要结合中国的临床实际,要有学术自信和临床实践自信;三要贴近临床,接地气,穿中国鞋,走中国路,为中国的患者服务,圆中国的健康梦。事实上,这样的思维及其实践,在中医药领域比比皆是,本身就是中医药学科的本质特征之所在。将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并且符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要求的中医药的知识和技术予以肯定和发扬,不仅不是一种保护落后的姿态,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实践。我们学习一切西方的、现代的先进知识和技术,一定不能数典忘祖,也更应当迷途知返。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当前,中医药学科的建设,有着国家领导人重视而建立的政治背书、有着《中医药法》出台而获得的法制保障、有着屠呦呦先生获得诺贝尔奖而赢得的积极氛围,但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形势并不能直接自动生成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动力。如何将顶层设计和安排、法律规章和条文落实为中医药学科发展的积极行动,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在遵循中医药学科自身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才能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并最终提升中医药学科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换言之,人才培养是中医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历史上,中医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非常密切,其理论体系、价值观念和制度形态根植于传统文化中,理论上以道御术,实践中以术弘道,传统文化的精神传统已经深深地渗透于人们的生活实践,达到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医哲结合、医药并重,医儒兼通、医德并修,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中医药的学术特点和学科特色,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和着力塑造的根本内涵。并且就人才培养而言,这是一门慢的艺术,需要时间去积累、去沉淀,必须经历一个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的时间历程,“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中医药人才培养往往更需要在这样的年轮重复中不断锤炼,就如同中药材炮制需要严格经过各个环节、各个程序之后才能炮制出符合安全要求和质量标准的药物一样,不能“偷工”、不能“减料”,在快节奏的时代,要有容得下慢的心态,才能出优秀的人才、精品的成果。这样的规律内涵要求我们,中医药人才培养必须承继学术思维的文化根脉、必须重视评价标准的中国传统、必须遵守自身成长的时间周期,无视和忽略这些规律,人才培养终将是郑人买履。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遭遇两个方面的困境和瓶颈,一是人才培养质控体系不利于中医药人才培养,二是教师学术评价体系不利于人才培养。这两个问题的存在,既有一般学科的普遍共性,更有中医药学科的特殊个性,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获得动力、赢得红利,才能使得遵循中医药规律不仅具有观点立场,更能得到具体落实。

  第一个重点是人才培养质控体系。服务中医药临床能力的获得和发展,是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实际上,我们并不缺少对这一问题的反思,也不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其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我们缺少的是将这种理念予以持续落实的体制机制。教育教学改革往往难以为继,师生双方在思想、行动、精力投入等方面都没有充分做好准备,“教学中心地位”在绝对多数的高校,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和配套政策,确保将教师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得到充分的认可和支持,应该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改革重点。

  第二个重点是教师学术评价体系。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师评价不只是学术评价,更涉及其学术利益和经济利益。结合当代中国高校的单位属性和人事制度的实际,以事为核心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评价制度改革,应当统筹到以人为核心的教师学术评价制度改革之中。在此过程中,应当建立符合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和中医药学术特点的分类的、多元的、全方位的评价体系,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不是只将现代科学研究的指标作为教师评价的唯一指向。

  融汇新知是中医药学科建设的自然路径

  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以中国特色为统领”,推动一批高水平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事实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中医药在未来世界医学发展格局和体系中由于其天然的特征必将受到新的重视、得到新的发掘。辩证地说,中医药学科是距离世界一流学科最近的地方,中国的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就是从中医药领域诞生的,而且究其所蕴涵资源的丰富程度,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可能会产生更多诺贝尔奖级别的巨大科学成就。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也正是在为传统中医药嫁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翅膀之后才得以实现的。

  就中医药学科而言,中国一流自然就是世界一流,这不仅是由地域空间决定的,更是由学科的哲学特征和文化基础决定的。但是就一流的质量和成色来说,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更何况在部分领域,境外特别是美欧、韩日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学术水平已经远远超越了中国大陆,这也是由当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水平决定的。有断言称,未来学习正统的中医必须到境外去才能学到,这样的观点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危言耸听。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已经日渐清晰的表明,它正在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中获得启迪。中医药学科建设步入“歧途”的原因是什么,遵循自身规律的阻力就在哪里。然而,从某种角度上说,一定时期以来中医药学科发展的迷途也是其学术发展的必然阶段或者说是学术规律的自然反映。我们要消除科学主义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中的不良影响,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对现代科学技术完全排斥、彻底放弃,与现代科学之间形成新的对立,完全回到百年之前甚至原始的中医药学术发展状态,融汇新知依然是中医药学科建设的自然路径。

  我们当以实践和事实为基准,实现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科学观念、不同方技体系之间的平等、公正地对话、交流和沟通,不以一种标准、一种文明凌驾于另一种标准、另一种文明之上。从历史来看,中医药学科的学派、门派、流派繁多,各家学说异彩纷呈,这本身就是中医药学科不断汲取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时期文明的结果。传统中医药学科之所以保持绵延不息的生命力,根本在于它有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学术生态系统,不仅弘扬传统,也不断融汇新知。为此,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再行文化自觉,经历过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历程后,努力实现毛泽东同志1954年就提出的“创造一个既高于中医,又高于西医的新医学”的宏伟愿景,实现中西医学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自然也就达到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中医药学术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水乳交融,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经历了近代以来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之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发皇古义,融汇新知,在新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重新回归自身规律,中医药学科建设必将在新的水平和高度下实现质的发展,“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将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文化影响力、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医药学科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学科,不仅光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能造福世界人民。

  参考文献:

  [1]殷忠勇.科学性困境下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的内涵及现代价值[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32(2).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建设目标的中医药大学评价体系研究》(立项编号:B-b/2016/01/4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中医学学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