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产教融合试验区的创新与实践

www.jyb.cn 2017年04月19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使命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的本质是“学以致用”,其培养的根本途径是“产学相融”。而在当前实际工作中,由于产学融合不够,缺乏导入产业需求的有效机制,不少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往往会遭遇到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边界、专业壁垒和资源依赖等瓶颈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淮阴工学院主动对接区域盐化工、电子信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等产业需求,进行专业集群再造,组建了台商学院、中兴学院、农垦学院、淮商学院等4个具有明确企业需求导向的、跨学科的专业集群学院。这种新型的组织载体作为产教融合试验区,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落到实处,有效地突破了学科边界、打破了专业壁垒、实现了资源共享,极大地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

  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边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性

  当前不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仍是“学科主导型”的,在教学目的上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掌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理论基础,在教学空间安排上只局限在教室和实验室而缺乏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应用环境。这种“学科主导型”人才培养的组织模式其实有一种受制于学科定势的、自我封闭的边界,使之与产业需求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隔阂。

  产教融合试验区的设立突破了这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边界,它不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而是根据产业聚集所产生的实际需求来组织人才培养。它所遵循的不是“学科逻辑”而是“需求逻辑”,即导入产业需求,使专业链和课程链更好地对接产业链,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淮阴工学院的台商学院、中兴学院、农垦学院、淮商学院等都是根据地方的产业发展需求专门设立的,在组织形式上有别于传统的二级学院,具有开放性、柔性化的特点。这些学院没有固定的教师编制,而是根据产业需求从校内外聘请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兼职教师,开设适应产业需求的系列课程,修学的学生来自校内相关二级学院,没有专业和名额的限制。日常运作主要依靠其挂靠的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或二级学院,但顶层决策取决于由行业协会专家、企业高管、产业工程师及本校专家等组成的理事会。这些学院在教学目的上强调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与产业部门实际工作岗位相关的实践知识,在教学空间安排上通过在合作企业设立实践基地使学生获得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应用环境。这种试验区的组织形式把企业需求引进校园,实施校企一体化教学,促进了产教融合,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性。

  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壁垒,推进专业集群化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对接岗位要求的相应标准(根据产业链分工的不同),因此其专业设置首先要考虑的是社会实际需要,而并非学科体系的完备。当前,由于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呈现出集聚化、集成化的趋势,交叉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之间的边界日趋模糊,例如当前机械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就反映了这种趋势。这场新的产业革命迫切要求应用型院校改变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不能仅按“学科逻辑”划分专业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聚和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淮阴工学院产教融合试验区设立后,在专业设置上努力摆脱传统的按“学科逻辑”划分的惯性,在认真了解和分析区域产业链情况和对本校人才培养层次精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相关专业的整合和优化,构建了电子信息类、农业生物类、化工环境类以及先进制造类四大特色专业集群;并突破原来专业之间的壁垒,根据产业需求和学科专业实际确定每一专业集群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同时,逐步建立集群内各专业之间的有效联系、衔接、融合机制,保证各专业集群内知识、平台与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专业集群的优势。这种专业集群化的人才培养,有效地服务了区域产业集聚的需求,更好地适应了相关产业多种不同岗位的需求,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间的契合程度。

  在这种对接区域产业链需求的专业集群中,要注意处理好它与学科发展的关系,不能忽略学科发展对专业集群建设的支撑作用。这种支撑作用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二是能够为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持。同时还应注意到区域产业链所需人才的多层次性。在产业链集聚后所形成的研发、设计、制造、贸易等不同链节上,对于人才要求的层次和类别是有差异的,不同高校可以针对产业链各环节和各层次的人才需求构建起符合自己办学层次与特色的专业集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是一线的工程技术人才。

  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资源依赖,实现资源配置的多样化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从真实的应用环境出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培养模式如果没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培养质量就不能有效提升。当前一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就往往与此相关。很多高校并非不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却缺少充足的资源设置真实的实践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缺少相应的师资。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为高校提供了相应的资源和平台,特别是通过法律保障让企业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其实践教学。而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长期采取的是单一的政府配置资源的计划方式,学校资源的获取主要依赖行政拨款,缺乏自主获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企业也缺乏动力投入资源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此外,在学校内部,资源在各学科专业间又缺乏有效的流动共享。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资源短缺的困境。

  为了突破这种困境,淮阴工学院在设立产教融合试验区的同时,一方面集中校内优质资源,全力保障试验区的资源平台建设,为学生打造真实的实践环境和条件,为学生配备团队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则不断开拓政产学研合作的多种新模式,全方位、多渠道地汇聚外部资源,为试验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外部资源尤其是企业资源的注入,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面向企业的实际问题,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建设中学校不再是单一主体,也面向企业和面向海外招标,以打造对接产业的特色课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更加紧密,学生的工程实习与毕业设计更强调与实际项目的联系。与此同时,通过与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的合作,初步形成了区域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利益共同体,企业通过合作平台得到后备人才和项目研发,学校获取了教学科研资源,而政府则更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当然就目前而言,产教融合试验区仍是对传统学科人才培养的一种补充,其探索仍然需要一段过程。而当这种组织形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载体时,应用型高校才可能算是真正完成了转型的任务。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JA88003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淮阴工学院校长,苏北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