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大学文化力:从语义阐释到内涵界说

www.jyb.cn 2017年08月30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近十年来,“大学文化力”的相关研究观点纷呈、内容各异,但是涉及“大学文化力”的多是对具体教育现象的阐述和评论,“大学文化力”并未成为教育学范畴内的专业性术语,作为新兴的词汇,其概念远未达成共识。厘清概念逻辑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因此,为了给“大学制度”和“大学治理体系”等高等教育问题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视角,有必要对“大学文化力”这一概念进行语义阐释和内涵界定。

  “大学文化力”的语义分解与组合匹配

  “大学”的概念虽然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但是其含义与现在所说的“大学”大为不同,当今对“大学”一词的理解较为一致,即通常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将“大学”直接解释为“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大学文化力”这一概念的复杂,正是由于构成这一组合概念的“文化”“力”等若干子概念有多个语义,更因为这几个子概念相互匹配的多样性。因此,只有对“文化”“力”等若干子概念进行语义辨析,并逐个论证它们匹配的可能性,最终才能获得组合概念的意义。

  “文化”概念的复杂多样是学界公认的,不同时期、不同学科,甚至不同流派、不同学者对文化概念的解释、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在人文社会科学里,有许多概念本质上就具有争议性,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公认的定义。对于这些概念与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不如各取所需、求同存异,即在实际使用中逐步廓清对概念的理解,并拓展概念的意涵、丰富概念的生命力。因此,本文在这里并不想费力给出“文化”的确切定义,而是志于解读“文化”一词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层次以及与“力”一词匹配的契合性。

  “力”的概念相对简单,在现代汉语中,“力”主要有以下几种语义:一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二是力量;能力。三是特指体力。四是尽力,努力。“力”除了物理概念的解释外,其他释义基本和古代汉字用法相同。

  基于以上对“文化”和“力”等概念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层次所进行的分析,剔除无意义的组合匹配,“文化力”一词可以解释为以下两种语义:一是文化所具有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由于文化具有的功能、价值所产生的,表现为一种“可能”“趋势”或“状态”,类似“人力”“物力”“财力”等概念。二是“以文化之”的作用。是指文化的主体或者所有者通过文化对自身及外界施加的影响力,表现为一种“行为”“过程”或“结果”。它可以理解为“牵引力”“摩擦力”等物理概念的转喻。“大学文化力”亦有两种语义组合和匹配:一是“大学+文化力”,可以理解为“大学的文化力”,即讨论大学这种组织机构内或者大学这一概念范围下的文化力。二是“大学文化+力”,这里把“大学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类别,即是在一个具体方面讨论文化力。若将以上两个层面再进行叠加,不难看出,仅仅通过对子概念间的组合加工来进行语义的建构和理解,“大学文化力”一词的语义已相当复杂。诚然,这诸多语义里面不排除有内涵重叠的可能,下文将进一步剖析。

  “文化力”与“大学文化力”的概念形成与演进过程

  根据语言哲学意义理论的观点,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概念的语义和内涵与概念的产生和具体使用密切相关。因此,仅仅对概念进行基础语义分析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概念的起源出发,考辨不同使用者所指涉的对象,追溯概念使用者的主体参与形成语义的演进过程,才能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

  “文化力”概念的形成大概可以分为三条脉络。一条脉络是基于意义建构,即根据意义使用的需要,为方便表达自然建构出来的。与现在使用的“文化力”概念意义相近的表述最早可见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段话:“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他们是反对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的。”毛泽东讲的“文化力量”是同政治力、经济力相对应的概念。“文化力”一词真正出现,是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学者名和太郎在探讨文化产业发展时,使用“文化力”的概念。我国学者沿用这一意义陆续有相关研究出现,比如有的学者提出文化就是“人化”,文化的本质功能就是对“人化”的设计,……文化是具有力度的,亦即是文化力。有的学者提出“发展的动力与手段也是多种因素组成的,如科技、文化、教育等等。特别是与经济相对应的文化与教育不仅是发展的目标而且更是发展的动力。文化在社会进步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可以称为文化力。这是社会发展内在的主体性力量,而不是受经济决定的第二性力量。文化力虽然没有自然力、物质力、经济力等那样直观与直接,但文化力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实现”。文化是有力量的,学校文化力则是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

  第二条脉络是通过意义相近词汇的转喻。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S·奈(Josphs. Nye)在评定国家发展实力时,全面系统地分析、阐述了国家实力的概念,提出一个国家的实力由“软实力”(soft power)和“硬实力”(hard power)两部分组成的观点。他认为“软实力”与“硬实力”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都是为了控制他人的行为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并且从根本上说,软实力的作用应该是大于硬实力。这种观点代表了当今世界的一种国家发展观点:通过强化软实力实现国家强大。其理论意义在于把文化力视为国家实力的一部分。中国有学者认为“软实力”包括文化、意识形态和机构体制的运行力量,中国软实力的源泉及核心应该是文化,由此强调文化的核心作用,相应出现了“文化软实力”这一中国化概念。我国学者于1993年提出了“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

  第三条脉络是对“文化生产力”这一词汇的简称。“文化生产力”的概念来源于文化经济学,是由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一些思想和表述概括出来的。在这里需要甄别的是,有的学者从马克思“把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扩展出“文化也是生产力”的论断,这里讲的文化生产力是指文化具有生产功能。也有的学者从马克思“精神方面的生产力”的表述以及“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中,剥离出“文化生产力”,其含义是生产文化的能力。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有的学者把它们混为一谈是不对的。本文倾向于前者可以简称为文化力,而且与上文所论述的文化力相一致。

  分析“文化力”概念形成与演进的不同脉络为探讨“大学文化力”理清了思路,因为“大学文化力”的概念正是在“文化力”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和扩展出来的。与“文化力”相比,“大学文化力”这一概念出现较晚。在中国知网上,以“大学文化力”为篇名检索发现,到2007年才出现第一篇《大学文化力初论》的论文,至今仅有21篇(再以相似概念如“高校文化力”检索,也仅有7篇)。这些成果已涉及大学文化力的概念审视、构成要素、建设构架、作用机制、提升策略、培育管理等等诸多方面,这一方面丰富了大学文化力的语义,即从“大学文化软实力”“大学文化竞争力”等词汇简化而来。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大学文化力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看出由于大学文化力概念的复杂,研究者还未形成扎实的概念共识基础。仅就这21篇文章分析,其中有4篇把大学文化力作为大学文化竞争力的简称,有6篇认为大学文化力是文化力的分支,有5篇文章把大学文化力视作大学文化的力量,尚未有文章探讨大学文化力的消极作用,对大学文化力的计量、评估更是鲜有问津。这与“大学文化”(2852篇)、“文化力”(1414篇)的相关研究,无论是成果数量,还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相差甚远。好在许多研究者都形成共识,即大学是高深知识和精品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镇,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文化无论是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是人类的精神文明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学文化力的三层语义和三重内涵界说

  探讨大学文化力的概念,首先要分析文化的内涵,当今文化的含义所指尽管繁复,就其指涉对象的广度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第二个层面是指:“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第三个层面是指:“一种主观的、由思想、 情感、 信仰和价值构成的价值观念、精神思想。”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从外而内,将文化分为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的“物态文化类”、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类”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氤氲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的“精神文化类”,其中,“精神文化类”是最核心的部分。

  大学的文化也有三层内涵,第一层是指大学内部“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层面涵盖的范围最广,它涵盖了大学的所有方面,类似于大学综合竞争力的概念,因此是大学文化的泛化,一般在实际使用中不考虑;第二层是指大学“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它接近广义的大学文化的概念;第三层是指大学的“一种主观的、由思想、 情感、 信仰和价值构成的价值观念、精神思想”。它是狭义的大学文化的概念,接近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也有三种表现形态,分别是大学的物质文化、大学的制度文化,大学的精神文化。

  大学文化力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存在状态,它还类似物理概念的“力”,具有方向、大小、作用点、作用时间等要素,甚至比物理概念的“力”更抽象更复杂。大学文化力的方向一方面是指大学文化的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差别,譬如保守的和激进的文化,自由的和专制的文化,它们的作用力是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另一方面,大学文化力的方向性还关注不同方向的文化力形成合力的方向,方向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力易于使合力增强,而相反方向的文化力则会使其作用相抵消,削弱合力。换言之,文化组合、文化设计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耦合度决定了文化力的最终方向。某一种大学文化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这种文化自身的先进性、认可度、文化资源的丰富性,还取决于同时作用的多种相似文化的丰富程度,由于各种大学文化力的大小不同,作用的方向不同,最后所形成的合力也就不同。大学文化力的作用点是指大学文化的秉承者、宣传者、实践者及实践方式的差异,比如在一所大学某种理念是个别教师信承,是校长鼎力倡导,是已经形成管理制度,还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可,所产生的文化力是不一样的。大学文化力的效果还取决于力的作用时间,文化产生的效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显现的,它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浸润和积淀。从理论上说一所大学的历史越悠久,文化积累越丰富,其文化力就越强,作用效果就越明显。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假如大学某种文化过于陈旧、缺乏自我变革,与社会大文化很难调和,那么他的历史悠久就会变成不利因素,中世纪后期的大学经常被社会诟病,甚至面临被取消的危险就是一个实例。

  因此,大学文化力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文化力是指带有人化的物质实体和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素质以及习惯等所具有的力量以及对自身和外界所产生的作用力。狭义的大学文化力是指大学所传承和具有的价值观念、精神思想等所具有的力量以及对自身和外界所产生的作用力。同时,这种力既是一种趋势和状态也是一种行为和过程,是这两个方面的综合体。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杨炯斌.文化概念的语用学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9(12).

  [3]林早.文化转向与生活转向[J].贵州社会科学,2012(3).

  [4]陈涛主编.古汉语常用词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本文为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大学文化力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JYB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