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研究

www.jyb.cn 2017年08月31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既属于实践范畴,又是一种对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的理论形态。从实践过程来看,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一种方式方法的探索。从本质内容来看,它又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使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理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是承载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过程,包含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和环体要素,通过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对稳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指的是如何实现主客体之间实践过程的桥梁和纽带。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组织行使的,为了实现一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展开的有规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实践活动过程。”我们从实现路径所包含的实践必然性特征和内在的逻辑指向性,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解读为在基地育人过程中为实现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由基地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组织实施具体实践运行所利用的主要渠道和基本方式,它客观上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运动形式、运动过程和实践活动的逻辑思考,在本质特性上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实践过程的必然经过性和工具操作性。基于此,我们从基地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的最基本理论入手,将教育理念的转化、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教育发展的时代性结合起来,对基地育人的战略性设定、分类化原则、多元化实施和网络化拓展等视角进行深入思考和解读,应是对基地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探索应秉承的逻辑思考路线。

  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化:基地育人的战略性设定

  基地育人的战略性设定有如下两点。

  1.对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实践回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社会以及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和主体特征,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本身的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特点十分明显的学科,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者较为热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之间的鸿沟随着学科化的推进日益加深。”这种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之间客观存在的鸿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实践困境,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探索正是对这一困境所作出的实践回应。

  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打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限制,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基地育人模式是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为实体依托,在基地建设的教育理念上,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理论的指导和第二课堂的现实实践体验,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搭建实践桥梁。以北京化工大学现有的基地体系为例,基地育人的战略设定基于这两点教育理念之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实现的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主体实践和体验的主阵地。如何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实践过程融合——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必然使命。按照这一逻辑路线,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按照思想理论、道德修养和能力素质三个板块,基本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内容。其实践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工作相结合,使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内化过程与第二课堂实践体验的外化过程在基地育人模式下融合在同一的实践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模式,实现理论知识教育与主体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进行知识灌输和理论说教,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也多是从教育主体的角度进行设计、组织、推进,学生多是作为参与者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实践。基地育人模式融合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也意欲不断提升作为教育客体的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客体的主体性提升在教育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主性。基地的战略设定不仅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的逻辑延伸,更是基于对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特点的内在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并统一于基地育人的实践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实现路径的本质规定。

  2.对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时代化和具体化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时代化发展。基地育人模式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基地育人首先应明确的最基本的问题。它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的目标内容,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普遍性的目标进行时代化的具体设定。以北京化工大学基地育人体系来看,基地的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总的教育目标,基地育人模式也就可以理解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人才。这一目标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教育目标设定,更是当前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内在需要。同时基地育人目标的时代化在学生层面更加确定的显现出来,基地育人中的“育人”是要切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也正是从学生这个主体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代化发展的思考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呈现。基地育人模式通过怎样的具体实践活动实现育人目标?在这里我们从目标的具体化呈现上进行思考。以北京化工大学基地育人模式为例,在育人目标的具体化设定上坚持培养“三种精神”“五种意识”“六种能力”,三种精神是指培养学生具有挑战精神、领袖精神和志愿精神;五种意识是指培养学生具有爱党爱国、责任奉献、追求卓越、诚实守信和感恩知报的意识;六种能力是指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创业、环境适应、表达沟通、跨文化交流和领导力等能力素质。这三个层次的育人目标设定,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能力素质的教育目标的具体契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体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的实践过程目标,不仅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逻辑上的具体化,更具基地育人实现路径在实践上的可行性。

  拓展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基地育人的多元化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形式的思考,基地育人的实现路径在实践过程中表现为一个教育形式的网络系统,它在纵向上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涵盖其各个阶段的不同内容。它在横向上由多种教育形态和方式组成实践路径的综合路线。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再不是过去单一的理论内容、现实途径与课堂方式,而是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社会与学校、课堂与课外等各个生活层面高度综合化、社会化的体系。”因此,基地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也在多元化教育形式的层面进行教育活动的实施。

  1.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的系统化设计:实践课程体系

  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是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推进教育活动实施的基本内容。基地育人与传统的第一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不同,基地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形式上更具有潜移默化的隐性课程的性质。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体现的是基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化设计,解决通过设么样的教育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问题。实践课程体系的系统化设计的实质就是要从基地育人内容体系的整体性出发,对基地育人的整体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基地教育活动进行科学化的调整、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基地教育活动进行合理化调适的过程。按照不同类别的基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课程、道德修养和实践教育实践课程和能力素质提升实践课程。这三个类别的实践课程共同组成基地育人的实践课程体系。从具体的构成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限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与基地的实践形式结合起来,通过主题或专题的实践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内化为教育对象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与实践教育的实践课程突破道德教育的传统说教,综合运用榜样示范法、角色扮演法、公正团体法、价值澄清法等,将道德教育内容与丰富多彩、形式鲜活、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相融合,使道德教育更具生活化、实践性和可学习模仿的特点。能力素质提升教育的实践课程跳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过程,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外化过程,以学生的行为能力锻造为重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的主体化设计:基地实践体验

  基地的实践体验设计是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法特点。学生的实践体验是基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对情景式教育和体验式教育的综合运用。在传统的课堂教育形式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其中有些主动性的学习也表现为零散的、间歇性的状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学生活动设计一般也是以学生为参与者,在活动中被动接受活动的熏陶、影响,尽管学生有时也会作为活动过程的组织者,但表现为个别化的现象。基地育人的主体化设计,关注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特点,基地的设立和建设是满足学生的主客观学习需要的,能够使学生在基地的实践体验中作为主体达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以北京化工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设计来看,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类别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教育实践基地,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者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性,在其中作为主体的是学生,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研究成为主要的学习和实践方式,这种作为主体的教育体验对学生的影响就实现了内容学习和行为培养的双重效果。比如法治精神宣传研究实践基地,学生在其中不仅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组成宣讲团,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其他人施加影响,在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的实践体验的转化过程中,基地作为育人平台组织和推动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3.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的社会化设计:基地志愿服务

  所谓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学生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自愿奉献时间和智力、体力、技能等,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公益行为。2015年,教育部印发《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学生志愿服务的原则、机构、实施、管理、保障等内容做出了规范性要求。《办法》指出“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志愿者骨干专业化培训体系,提高学生志愿者骨干参加专业化志愿服务的素质和能力”。高校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责任,同时应将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挖掘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正是基于此,构建基地内的志愿服务体系,以此培育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内涵着自愿性、公益性、利他性和参与性等几个重要的特征,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动力,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基地志愿服务将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和实践契合,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形式的生活化得到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活动起始于作为主体的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主体意识,通过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的行为过程,发挥学生主体性能力,形成学生主体性人格,是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自我教育的深度融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往往远离学生生活,蕴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生志愿服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生活的积极介入,将有组织、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化行为结合起来,将原本处于教育对象地位的学生,放在主动参与的主体性位置,使志愿服务真正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

  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性:基地育人的网络化拓展

  基地育人的网络化拓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网络化拓展是对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总体把握

  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网络化拓展是敏锐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人的生存状态特点的实践路径探索。社会的网络化发展已然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发展状态和人的生存生活状态,尤其是当今的新媒体迅猛发展,网络对人的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价值多重、来源隐蔽、检索便捷、真伪难辨”的突出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被迫面对内容上的困境和形式上的“尴尬”。网络化的社会里,网络是具有开放性的信息平台,信息从传播源到受众都处在开放的环境下,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过程提出了挑战和机遇;网络社会里,信息之间的传播形式具有交互性,信息源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会在交互过程中发生置换性的变化,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及时得到受教育者的反馈,能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更好的实现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效果;网络化社会里,信息之间的传播具有及时性,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每一个个体都会在第一时间成为信息传播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容易,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实效性,把握教育过程中的针对性,并随时作出教育过程的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网络化拓展要在路径思考范畴对网络化社会的特点作出整体性把握,将基地育人的阵地由线下的实体基地延伸到线上的“虚拟化”基地网络,形成线上和线下的交互结合。

  2.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的网络化拓展是实体化基地和“虚拟化”基地网络交互结合的统一

  实体化的基地与“虚拟化”的网络化基地形成线下和线上交互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网络化拓展的基本内核。从学校层面,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的网络平台,统筹资源,形成优化基地育人网络阵地。基地育人的多层次基地体系,作为组织支撑构成基地育人网络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构成基地育人网络阵地的主要教育框架和实践框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网络化拓展:一是基地育人网络阵地成为教育者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主要网络平台,汇集和凝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网络平台推进理论教育精品课程、实践教育精品活动,将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网络化整合,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体系,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平台;二是基地育人网络阵地成为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要网络平台,吸引和汇集受教育者通过网络平台接受内容丰富的理论教育、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同时网络平台成为学生参与基地社会实践、主体实践体验和社会志愿服务的主要通道和实践路径,形成对受教育者更具吸引力、更具参与性的优势网络平台;三是基地育人网络阵地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有效互动的交互平台,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对话、交流、反馈平台,充分发挥交互关系中教育者的导向性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良性发展的优势平台;四是基地育人网络阵地整合学校零散的网络育人平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力量。学校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都在进行网络化拓展的尝试,但大多是分散的、不均衡的,同时受教育者的自发性学习网络平台有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引领,通过整合这些网络资源,形成网络整体性力量,能够最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化发展。五是基地育人网络阵地成为基地体系建设和发展中,进行组织、管理、评价、反馈等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将实体化基地的运行与“虚拟化”基地网络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线上和线下有机统一的优势平台。

  参考文献:

  [1]胡巍,臧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基本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2]佘双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现状与发展路径的回溯与展望[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2).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郑敬斌,王立仁.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系统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6]彭海.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

  [7]王学俭.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本文为2015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课题(项目批准号:BJSZ2015ZL0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王芳为党委书记,宋来新为党委副书记】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