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自媒体语境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创新

www.jyb.cn 2018年01月09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暗流涌动,复杂多样,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风起云涌、席卷而下,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使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在自媒体无孔不入的新境遇下,如何直面各种挑战,化风险为契机,创新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掌握和巩固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一大课题。

  作为一个社会精神文化的中枢与灵魂,主流意识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当代中国,尽管有多种意识形态成分的存在,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无疑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和文化起到价值导向作用、社会规范作用、共识凝聚作用,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中心和灵魂。

  高校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之所,担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战略阵地和前沿哨所,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同我们进行争夺、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场所。我们要从“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战略高度,全力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凝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络的狂飙突进,包括博客、播客、微博、微信、论坛 /BBS、APP 等自媒体形态层出不穷,为大众“提供了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建构了一个全新的舆论生态,深刻地影响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格局。让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和表达有了更多的选择,改变了意识形态工作者的话语支配权,对传统意识形态教育话语的变革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自媒体的新兴以及普及应用,更加凸显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价值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和时代迫切性。高校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引导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

  1.转变理念思路,增强教育的亲和力

  要转变理念,改变传统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冷”形象,调整状态,放低姿态,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有效性。一是话语模式的转变,从“独白”到“对话”。自媒体语境下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传受双方应在对话交流中构建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相互转化的“双边关系”。教育者既保持必要的权威,又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关爱,顺应学生的心理欲求和现实需要,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增强定力,祛除杂念,自觉生成与主流意识形态一致的思想观点。二是话语方式的改变,从“漫灌”到“滴灌”。在自媒体语境下,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变革传统的专题报告、课堂讲座、报刊宣传等“自上而下”、高势位、大剂量的“漫灌”式教育方式,更多地采用对话谈心、圆桌会议、交流研讨、网络座谈会等参与性、互动性强的“心平气和”的“滴灌”式教育方式,循循善诱,将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润物无声地深嵌到他们的生活空间、交往载体、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中,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坚定信仰,自觉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

  2.创新话语体系,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要提高吸引力,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站在青年大学生的立场上,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满足其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因此,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和认知规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系统和自媒体用户话语系统的研究,找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推进彼此间的“转译”,将文本理论话语转化为日常生活话语,将宏大叙事方式转化为草根叙事话语方式,尤其是要促进自媒体话语与学术话语、政治话语的融通转化。从话语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话语可以分为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官方话语)、大众话语。相比而言,前两者比较“板正”,而自媒体话语属于大众话语,轻松活泼,比较接地气和生活化。自媒体语境下,在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时,对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如果不在深度消化的基础上以大众话语的形式作“艺术再现”,而只是“新瓶旧酒”简单“粘贴”到自媒体民间舆论场,势必会生硬刻板,让人难以接受和认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学生的心理欲求和认知特点,遵循自媒体的话语规律,融会自媒体话语与学术话语、政治话语,贯通大学生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使用大学生喜爱的流行语来表达主流事件、主导观点,用自媒体化的主流话语来阐述时代课题、解答社会矛盾,进而将意识形态的强烈政治感和历史感融入到普通青年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

  3.着力理论创新,增强教育的阐释力

  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必须用于指导实践,理论的魅力某种程度上源自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和指导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社会生活诸多领域不少新矛盾、新问题也不断涌现。对此,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给出现成解释和答案,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些迷茫和困惑。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主流话语结合实践和实际进行理论创新,有效回应和解答日常生活领域、政治思想领域出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尤其要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创新和更新话语内容,不断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解释力,引导大家“怎么看”“怎么办”。为此,在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中,既要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进行阐释和解读,又要结合当下的具体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回应,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同时,面对各种花样翻新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要以坚定的政治态度、正确的政治立场对学生进行科学疏导、耐心引导,避免其在错误思潮中误入歧途。尤其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在比较和鉴别中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最终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政治认同。

  4.加强平台建设,增强教育的引导力

  要加强传统主流媒体的自媒体平台建设,与传统的主流话语渠道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遥相呼应的格局,延展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立体化传播的空间。虽然自媒体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稀释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但主流媒体在信息源方面的优势以及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是自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主流媒体话语渠道仍是社会大众获取权威信息的主渠道。面对波涛汹涌的自媒体浪潮,主流媒体要统筹谋划,敢做善为,建立主流话语的自媒体平台。在自媒体已成为人们进行信息消费的首选平台的现实状况下,要让自媒体平台成为主流话语的“放大器”,对重大决策部署、突发事件等权威信息,要通过自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保持信息披露渠道畅通,让公众感知到党和政府对公众关注点的立场态度,有效引导自媒体舆论,以信息的权威性来争夺对广大青年的话语权。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热点问题、敏感话题的舆论引导中要发挥主流媒体自媒体的全面、专业、理性、客观的优势,做到权威引领、强势主导,释疑解惑,理气化瘀,占据话语传播的“制高点”。对于高校而言,要大力开展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建设,积极拓展和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热点引导、典型宣传、舆情控制,扩大舆论影响,保持话语强势。

  参考文献:

  [1]张声雷.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

  [2]董建伟.自媒体的文化缺失及其传播环境重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3]杨晓光.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3).

  [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2016SJB71000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微文化生态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对策研究”(D/2016/01/1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