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高校“微德育”新方式探析

www.jyb.cn 2018年01月09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德育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对象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精神交往的活动,这种精神交往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性、层次性和多样性。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地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主要的交流和学习工具,它在为德育提供广阔的交往空间和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的分歧。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观念在网络社会信息化的条件下发生强烈的碰撞和激荡,使得网络成为高校德育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定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的德育目标、内容,构建有利于精神交往的德育模型,找到“微德育”的规律成为高校德育研究的新课题。

  精神交往教育观:新媒体时代“微德育”的理论基础

  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一种精神影响,必须通过主体间自由、平等、充满爱的方式进行“精神交往”。他的精神交往教育观提出的全人的培养目标,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实现。

  德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微德育”更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它比其他的技能型、知识型课程更加注重精神的影响、交流和传承,师生之间在网络环境下完全可以以一种平等、自由、友爱的方式进行精神交流。这一特征的价值和文化影响力是吸引受教育者,唤醒学生的灵魂,营造有自我实现和幸福感的道德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认知、判断能力以及道德自我生成能力,最终实现德育最本初的功能: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在雅斯贝尔斯的精神交往教育观的指导下,“微德育”不注重德育理论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而是更加体现德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引导,更加关注细微之处。师生之间一起共同体验,共同创造,共同改进德育内容,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并以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来提供和创造德育内容,让大学生在传承与交往中成为自己。因此,将雅斯贝尔斯的精神交往教育观应用于高校的“微德育”工作中,对做好高校新媒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新媒体为精神交往教育观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新媒体实现了“微德育”精神交往教育观中自由、平等的精神交往方式。新媒体技术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德育通路的便利,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德育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微德育”工作者可以获得海量的信息资源,创造出所需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微德育”产品,这些“微德育”内容以图文、声音、视屏等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现了德育内容的生动性、互动性和亲和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德育的辐射力。这不仅为“微德育”的平等、自由的交流提供了内容条件,也为自由、平等的精神交往方式提供了主客体条件。此外,在新媒体平台上,“微德育”工作者可以根据交往过程中学习者的具体表现,随时调整自己的德育目标和进度,以及德育的方式和方法,为自由、平等的精神交往提供了方式上的保障。

  新媒体为精神交往教育观“全人”的培养目标提供了条件。雅斯贝尔斯认为整全的人就是一个精神大全的人,大全本身不是对象,而如何对象都在它之中,它本身不显现,而其他一切皆从中向我们显现出来。概括而言,“全人”就是不断地从生活时间和交往体验中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探索事物的本真,实现内在存在向超越存在超越的人。新媒体为大学生拓展了获得信息的渠道和知识广度,对于他们求知、交流、实践和体验都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广阔的空间,为大学生从自我走向世界,与全球的人进行联系,在这种无国界的交往体验中实现其自身的完善、自我的超越,为造就全人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环境。其次,新媒体在德育中使用,必然带来德育手段、德育方式的全新的变革。在这些变革中,教育者们充分论证了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实现教育主客体的平等性,为“微德育”精神交往教育观中“全人”的培养目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微精神交往的构建方式

  新媒体为微精神交往提供了现实环境和条件,在现实中新媒体实现了传播方式由单向度、单维度向多角度、多维度转变;传播内容由单一性、静态的形式向多样性、动态的形式转变;信息的发布和接受由封闭性、繁琐性向开放性、快捷性转变。可以说,新媒体为“微德育”创造了最佳的技术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微德育”内容的传播速度,使学生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形象和生动,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在教育方式上,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的道德学习和精神发展为中心,贯彻人的精神世界只能通过影响来改变,而不能被他人所改变的理念。微观上教师应该做到:首先,为大学生的“微德育”学习活动预设目的。在目的预设中要多方面考虑学习者自身的目的,尽量做到教师预设的目的与学生的目的基本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易于被学生接受和实现。其次,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导大学生的需要。在需求引导中既要考虑到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和核心价值导向,也要将国家的利益和个人的价值很好的结合起来,让大学生以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导向呈现多元化,德育教师更要注重利用新媒体的各种“过滤器”为学生提供较为洁净的网络环境。再次,教师应该有效引导整个网络交往的过程。由于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容易出现主体意识丧失的问题,在微精神交往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应用新媒体的各种工具。最后,要利用新媒体创设出生动、形象、多维、立体的德育内容,这是“微德育”精神交往的核心工作,只有“微德育”内容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才能有效地影响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既要继承传统的德育内容,更要充分挖掘新媒体环境下的隐形德育内容与艺术的灵感,通过这些极富新媒体特色的德育内容来感染大学生,从而引导其精神世界。

  整个微精神交往教育活动中的中心部分是学生的学习和交往方式,在微精神交往中必须坚持以学生道德的自我建构为重点。高校的“微德育”就是大学生在新媒体所创设的德育情境中,在个体已有或现有的德育经验互动的基础上,自主构建新的德育经验和意义的过程。一方面,大学生道德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与他们的先验经验相关,每一个大学生都是带着既有的自我走入学校的,都有着他们已经形成体验、经验和意向,这就是“微德育”的前结构。新媒体环境所提供的微课、网络教学资源能为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精神交流产品,在成千上万的信息资源中学习者总能找到一款属于自己的“微德育”产品,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精神交流产品,更容易让学习者主动地参与到德育内容和经验的建构中去。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传播的特性,主体间交往的范围相对于传统德育的交往更广泛,这种广泛性也是“微德育”精神交往和德育互动中的一把“双刃剑”,学生在这种交往和活动中应更加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同时在主体间的交往中,由于新媒体所创设的情景和提供的德育内容更加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所以学习者对德育内容进行存疑、理解和重构的过程更加简单,学习者在德育探索和品格形成过程中的主动性更强。这样便能提高学习运用自己已有的先验经验与新媒体情境进行互动,快速完成自我精神交往,在不断的反思、排斥、接受、改造和同化中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价值信仰。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l.

  [2]张雷.大学教育之自我生成:全人的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15(3).

  [3]陈晓云.朱新卓.师生关系:从主客体之争到以学生为中心[J].现代大学教育,2015(3).

  [4]季海菊.微德育: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的新形式[J].学海,2012(6).

  [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BA202),湖南省2016年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