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两个维度

www.jyb.cn 2018年03月15日  来源:

  “双一流”不仅体现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其内核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流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学教育是以文化为根、以育人为本的事业。在“育人——化人”过程中实现传承人类文明、创造创新知识、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实际上,一流大学的治理能力=学术生产力+人才培养力+文化创新力+社会服务力,在“双一流”建设中,学术是核心,人才是关键,文化是动力,服务是保障。一流大学必须站在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高度考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具体而言,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起码要具备以下素养:其一,宽广的学术视野。学术视野不仅反映人们认知世界的知识积累,也反映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方法,是决定人才“格局”的核心要素。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学术洞悉三千界、文化传播五大洲”的大气魄、大格局;既要站在学术前沿认知世界、学习世界,也要有勇气用中国声音解读世界、引领世界。其二,强烈的创新意识。一流大学的学习模式不是单纯的基本知识传授,而是强调形成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创造者。换句话说,大学要爱护学生追逐学问的好奇心和追寻问题的冲动,让学生在对学术的不断追寻中发掘自己的潜力,成就学业。其三,强烈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认知社会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一流大学建设首先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确保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既体现价值理性的不懈追求,也体现工具理性的科学精神,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双向视角来构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把“责任引领”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促进学生社会责任理论认知、社会责任能力提升、社会责任实践担当、社会责任意识自觉,使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更能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精英意识,弘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精英情怀,使他们真正成为“弘扬公共精神、履行公共职能、维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担当公共责任”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一流大学如何培养人才?教育行动的效度指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功能的程度,是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都涵盖育人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质量管理等要素。我们要在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扎根中国特色,形成具有中国品格的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多维度的育人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是决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导航灯”。国外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理念上的共同特点就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突出激励学生主体性、创造性、能动性,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广博与人格完整的统一。比如,剑桥大学强调“促进学生在学术成绩、品格、爱好、专长和思维能力上的发展,希望全面了解学生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哈佛大学强调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广泛同情心和判断能力的人”。由此可以看到,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应该是多维度的,既有知识的维度,也有能力的维度,更有价值的维度。因此,在一流人才培养中,要实现追求真理和追求人格卓越的统一,必须要将人才维度的提升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让学生领悟到严谨的学术精神、前沿的创新能力、强烈的家国情怀始终是大学的核心生产力。大学尤其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吸取智慧,让学生聆听思想的声音、守望学术的麦田。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功名观”,教育学生懂得“有补于天地者曰功,有益于世教者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让学生能恪守伦理道德与学术操守,弘扬公共精神,担当社会责任,努力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全景式的教学体系。人不能靠他天生拥有的条件成全自己,而是要用学习到的知识来造就自己。科学的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理念的路径依赖,也是造就学生、助力成才的关键。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能培养出大量杰出人才,与其高质量的教学体系紧密相关。尤其是在尊重学生差异的专业设置模式、强调跨学科视野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课程设置、弹性化的教学组织管理变革等方面成效明显。这就启迪我们要遵循“塑造思想、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人才培养规律,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构建适应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全景式教学体系”。一是要瞄准世界前沿,扎根中国大地,重新考量一流大学的专业设置模式,着力突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从“宽口径、厚基础、前瞻性、动态化”等角度构建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共性发展,又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选择自主性与发展和谐性的专业设置与专业选择模式。二是要整合学科资源,尝试建设跨学科的课程群和模块化课程,促进通识课程、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网格化协同。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研发符合专业内涵和育人规律的个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打通本科、硕士、博士课程体系的设置和选修界限,建立和完善本硕博贯通的课程设置体系和选课系统,加强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与研修改革,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基础知识传授和研究能力培养的衔接与互动,提升理论素养与实践创新的衔接与互动。三是要适应全球化需求,探索弹性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鼓励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式教学、以知行为核心的互动式教学、以项目为载体的训练式教学、以研讨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和以案例为中心的情景模拟与体验式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实验,逐步形成“启发式讲授、探究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四是要适应智慧化的需求,再造教学组织方式与管理流程。要改变传统教学组织中“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惯性方式,通过小班化、探究式、互动型、协同状等教学组织方式创新,释放学生创新能量,挖掘学生学术潜能,激发学生创造活力。

  精细化的质量激励。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是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激励约束效果的重要手段。国外一流大学普遍注重通过多渠道的评价主体、多方面的评价内容与多种评价方式对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估,已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世界共识的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方面要研究和把握具有世界共识的一流大学评价标准与规律,主动融入国际质量标准体系。但同时也要结合中国国情与国家战略,提出具有中国品格的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逐步形成国际化评估——国家评估——学校评估相结合的全面质量评估、认证体系。一是要制定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围绕一流大学人才质量特性及其培养过程应达到的素质能力要求,从目标、主体、对象、范围、效益、效果等方面提出国家标准,作为绩效目标。二是要开展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测评估,通过专业评估、认证与社会满意度评估等多种方式,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特性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和社会需求进行绩效评估与监测。三是构建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激励机制,摒弃高校质量评价重科学研究成果产出、轻人才培养质量的弊端,构建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教育激励政策,在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公共资源配置等制度激励中加大有关人才培养质量的权重。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和成长的制度环境。

  如果说一流学科是一个大学的“硬实力”,那么人才培养的质量就是一个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大学文化的薪火传递与大学精神的基因传承正是由大学中的教师与学生血脉延续代际传承。因此,大学能否成为世界一流,不仅要有一流学科建设,更要有一流人才培养。

  【作者: 四川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