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推荐阅读> 正文

以问题为导向:学科边界、人文研究与人才培养

www.jyb.cn 2018年03月21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在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中,以问题为导向,打破学科边界、沟通古今中外,有助于完善知识结构、扩大观念视野、开拓学术领域、推动学科发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与研究方式,也符合“一流学科”建设的方向,可以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一种内在思路。

  高校人文学科建设不能固守学科边界

  在高校人文学科建设中,如果教学科研过于强调学科边界,画地为牢,故步自封,那么,人才培养和学问探究都难以达致“健全”。强健而富生气,发散方显周全,由此突破专业拘囿,在更开阔的视野中讨论问题,有益于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开拓学术研究的新路径。

  对于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而言,发散、联想、比较、结构性的思维是创新的利器。这种思维的强化需要打破过于专业化的知识壁垒。不过,其核心要义并不是要以“博雅”“通识”教育代替专业教育,或者期望研究者成为“全才”“通才”。在知识大爆炸的专业化时代,这显然不可能。实际上,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应当以专业为基础,“博雅”和“通识”也应基于专业学习,在专业的基础上,超越学科的藩篱,实现知识创新。那么,如何突破学科边界与专业细分所造成的局限呢?在人文学科的专业教学和研究中,以问题为导向,是一种可以选择的路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和研究方式,是指在教学和科研中,注重提炼出一系列学术问题,讲授和研究围绕问题而展开,展开的范围以二级学科为中心,根据问题的外延,向相关的学科领域延展,对问题做出历时的、比较的、多维的、整体的把握和探究。

  以问题为导向不是针对有无问题意识,而是针对仅在特定专业内思考、探究问题的痼习,期冀以问题的探讨为杠杆,打破专业壁垒和思维局限。之所以提出“以问题为导向”,主要有感于学科专业的细化与分割状况,这种细化与分割已经给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伤害。

  学科专业的细化与分割,首先体现在学科门类的划分上。以作为一级学科的中国语言文学为例,该学科下面有八个二级学科,而且还可继续往下分,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可分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可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其次,这种细化和分割,既是学科分类的状况,也是课程教学、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科评价、项目申请的状况。各个专业各有一套话语,各有自己的圈子,隔行如隔山。表面看来,这是现代社会专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化在教学、科研中被不断强化。以中国现代文学专业为例:一名大学老师通过现代文学专业的学习,拿到硕士和博士学位,安排在现代文学教研室,给学生讲现代文学,参加现代文学方面的学术会议,结识现代文学界的同行,申请现代文学的科研项目,发表现代文学研究论文,出版现代文学研究专著。这是现代文学教师的常态,最终陷入了现代文学的封闭圈。往前,近代文学、古代文学的状况如何,只有一般性的了解;往后,最近十多年的文学创作如何,不是很关注。人文学科其他专业的教师也存在类似的状况。如果个别教师做点其他学科的研究,往往被看作不务正业,甚至不算“工分”。

  “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突破专业壁垒

  长期以来,对于教学科研人员而言,由于习惯于在小专业内思考问题,形成了封闭式的研究模式,可供开拓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做出的学问也难得有大气象大格局。对于学生学习而言,他们在课堂上和专业训练中,接受的是条块分割的知识。例如,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授课与学习中,每个老师、每门专业课,都给学生一个版块,现代文学是一个版块,外国文学是一个版块,元明清文学又是一个版块。遇到问题,采取的是版块式的定向思维,拘囿在特定知识框架内,难得有融会贯通、联想发散的观念和思维。因此,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主张“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

  可以说,学科专业过度细化和分割,不仅束缚了学术研究的生长,也带来了人才培养的局限。以文学研究为例,有研究者明确指出:“文学研究,它的制度化与边界的划定必将也已经导致对于某些重要的文学事实、文学经验以及研究文学的路径与方法的排除,从而不利于文学研究的发展。”这一问题反映在教育实践中,表现为板块式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路向,如许多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人不熟悉近代文学,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样如此,因此谈论五四文学时,往往与古典文学直接进行比较,并认为五四的一切观念都前无古人。

  这种状况也不利于“一流学科”的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以一级学科,甚至以大学科为对象。如西南大学获得“一流学科”资格的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而是生物学学科群。从学科发展的趋势来看,淡化专业、交叉研究、通识教育是近年提倡的一种趋向。另外,在人文社科领域,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文化研究方兴未艾。总之,无论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还是学科发展来看,学科专业的细化和分割,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针对上述问题,高等教育界已经对学科整合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以求通过完善学科组织模式,整合分类过细、过散的学科,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群,提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开拓宏阔学术视野与格局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协同创新,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催生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行学科分类和评价体制不变的情况下,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可以破解学科专业的细分和固化所带来的问题,有力促进“一流学科”建设。

  在实际操作中,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科研方式,类似于专题讨论,但不把讨论的话题局限于特定专业内。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学书写为例,如果只谈论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或石川达三的《活着的士兵》,显然是见树不见林,难以把握大屠杀书写的复杂情形,更难以对这种书写方式加以理性反思。如果把各个阶段中国作家、日本作家和欧美作家关于大屠杀的作品放在一起谈论,并以相关的日记、新闻、报告文学和历史档案作为补充材料,那么,对大屠杀书写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形式,就会产生许多新的看法,作出的判断会顾及到民族与世界、历史与现实、审美与情感等多元价值。再如,把巴金的《家》作为家族小说来解读,可以引导学生做这些准备和思考:了解传统家族文化与《红楼梦》、参照阅读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家》以及欧美的世家小说,比较现代时期个人对家族的解构和当代时期集体对家族的解构,那么,学生对现代家族小说的理解会更深一层。

  以问题为导向,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其一,在人才培养上,打破狭隘的专业壁垒,打破版块式的思维路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的大学科视野,促进学生以联系、发展、结构性的眼光看待相关现象。这样的学习,所学到的知识不会是孤立的、刻板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既有宽度,又有深度。其二,对于人文科学研究而言,以问题为导向,就不会固守学科边界画地为牢,能超越过度专业化的狭隘立场,获得更宏阔的视野和更大的学术格局,也因此更容易找到新的学术生长点,更容易实现学者个人研究领域的拓展和转移。其三,对于学科建设而言,以问题为导向,较容易实现跨专业的合作研究,便于培养学术团队,有利于学术的国际化,有利于实现中国学术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1][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崔延强.今日大学需要怎样的“博雅”和“通识”[N].社会科学报,2017-9-21

  [3]陶东风.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及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A].王宁.文学理论前沿(第2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蒋洪新.以科学理念引领一流学科建设[N].人民日报,2016-11-9

  [5]高毅哲.一流学科建设“硬仗”怎么打?[J].中国教育报,2018-1-16

  【作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